华科研究生院让雄鹰振翅高飞的梦想
华科研究生院:振翅高飞的梦想
顾诵芬,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飞机设计大师。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为推动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一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
1986年至今,他先后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他的工作中,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我国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会体气动布局和全机设计,为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70年间,顾诵芬为我国航空事业付出巨大努力。尽管已年逾九旬,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坚持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持续关注国际航空前沿科技发展动态,并思考未来的发展。
1951年,当顾诵芬投身新中国航空事业时,他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在“一张白纸”的背景下,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 飞机会体气动布局和全机设计。这段经历对他而言,就像是“炸”出的一个梦想——让中国“雄鹰”振翅高飞。
顾诵芬在大学里只学过螺旋桨飛機設計基础课程,却要解决两侧进氣难题。他跑去北京找资料,借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骑车到北京航空学院查找图描下来……在没有路灯的土路上,足足跑了一个星期。他利用这些资料思考出一套可以进行氣動力設計計算方法,最终完成翼型選擇與計算,並確定進氣道參數,這些都對後續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诵芬成为了超音速飛機設計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他勇于面对挑战,在没有高清摄像设备的情况下,用毛线贴到飛機身上来观察试验结果,这样的创新思维帮助他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实现超声速飛行。
1979年底,我國首架双发高空高速戰鬥機—歼8正式定型。庆功宴上,一向不饮酒的人员喝得酩酊大醉,这是他们共同努力换来的胜利。而这只是开始,因为很快他又被任命为歼8Ⅱ飛機總設計師,再次证明了他的能力与影响力。
今天,在华科研究生院,我们继续追寻那些曾经激励我们前进的人物,如顾诵芬,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史。当我们踏入这个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地方,我们的心灵也会被那份无畏探索精神所感染,让我们的梦想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