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苦心收集的文物字画四次流失背后的社会企业文化正能量小故事
我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夫妻非常喜欢收集文化字画,那么为什么他们苦心收集的文物字画会经历四次流失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次,闲居青州时被兵变焚烧。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二月,青州发生兵变。青州郡守曾孝序手下将官王定叛逆,将曾孝序父子杀死,并到处放火抢杀。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收藏在青州的文物“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即十余屋的文物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了。
第二次,在洪州被金兵再次焚烧。赵明诚的妹夫时任兵部侍郎,逃金兵于洪州保护隆祐皇太后(宋哲宗的皇后,宋高宗的伯母),李清照将装满十五车的两万卷古籍图书、两千多卷金石碑刻拓片,从山东淄州转运到洪州,委托这位妹夫保管。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度”,这些文物在洪州市区化为云烟,被毁灭。
第三次,在郯城流失。李清照跟随宋高宗一路南逃,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九月开始,一会儿陆路,一会儿海路。逃亡过程中,她精心护理文物想捐献给朝廷。但因在郯城又遭叛军袭击,不幸丢失了一部分珍贵文物,将军病故之后,这些文物去向不得而知。
第四次,在越城被盗。一段时间后,她的小心防备和精心看管也未能挽救一切。她租住在当地一个叫钟复皓的市民家里,但一天夜里,她不在家中时,有人打洞偷走了五箱字画和其他珍贵文物。这是她最终一次努力保护自己的作品,也是最后一次流失记录。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在乱世之中,这对夫妻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对待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热情与尊重,但命运总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给予他们不同的考验,使得他们收集的心血宝贝不断地落入流离漂泊之中的境地。而这一系列故事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以及个人财富安全难以保障的情景。此外,它们更是一种企业文化正能量小故事,用来提醒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份财富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像李清照一样,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责任感与担当,为那些无声但至关重要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