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丨姜涛助力低碳绿色生产 让钢铁和蓝天碧水共存探索国内唯一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的创新之旅
编者按:6月26-27日,近百位院士将齐聚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赴一场科技盛会——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他们是“科创中国”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文明前行的探索者和开拓者。红网开设《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致敬他们的创新精神,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
在这次盛会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钢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涛与钢铁结缘已有30多年,他始终坚持以能耗低、品质高为目标,不断推进研究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显著提升。
不过,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姜涛曾经回忆说:“当初实验室条件有限,我们连手套都没得戴,但我们没有退缩。”他不仅解决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还帮助其他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对于未来,姜涛仍充满期待。他表示,将继续关注“短流程”和“低碳冶金技术”,这两项研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让钢铁产业走向绿色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正如姜涛所说,“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开发新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他的这一理念已经深刻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并且成为了他工作中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
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姜涛将与同仁们共同交流经验,与更多人分享彼此之间关于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这一愿景。此外,他还将参与讨论国内唯一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的情况,这里不仅是一个进行先进气体动力学测试的地方,更是一种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手段。
总之,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候,对于像姜涛这样的科学家来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不仅包含了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也包含了对人类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