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国学校孔尚任之于文学创作如同这所学校的名字一般既有法兰西的雅致与文化底蕴又不失中国古人的深邃与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出生于山东曲阜,是清初著名的诗人和戏曲家,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齐名,被誉为“南洪北孔”。
他的早年生活相对宁静,在三十七岁前,他主要是照顾家庭和深造文学。这个时期,他接触了不少南明遗民,并且了解了一些关于李香君的轶事,这些都激发了他创作反映南明兴亡历史剧的想法。他开始构思并尝试写作《桃花扇》,但当时只是勾勒出了大纲,还未能完善。
在仕途上,孔尚任因其在康熙帝面前的学术水平而受到赏识,被破格授予国子监博士一职,并赴京就职。在江南治水期间,他有机会亲临一些曾经属于南明王朝的地方,与那些坚持民族气节的人士交往,这些经历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作品素材。最终,《桃花扇》的构思得到了充分发挥。
尽管他后来因为这部作品遭到排挤,但孔尚任并未因此放弃。他继续创作,最终在五十二岁的时候完成了《桃花扇》。这部作品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而且传遍全国,即使是在偏远的地方也有人观看。这份成就让他获得了盛誉,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敌意和诽谤。
最后,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孔尚任回到故乡曲阜隐居,就此离世。这位杰出的戏曲家留下了一系列著名的剧本,如与顾采合作的《小忽雷》传奇,以及多部诗文集,如《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这些都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