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英杰尉迟恭公元585年公元658年
尉迟恭——唐朝的忠武英杰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中国唐朝著名将领,封为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一员,被赠予司徒兼并州都督之职,并被谥号为忠武。在陪葬昭陵时,也获得了荣耀。尉迟恭以其纯朴、忠厚的品质和勇猛善战的才能,一生在戎马倥偬的征战中屡立战功。他不仅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夺得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范人物之一。
尉迟恭是唐朝的大将军,他与秦叔宝共同成为了中国古代两位最著名的人物形象“门神”。据说他的面色如同黑炭一样坚硬而庄严。他年轻时曾经是个打铁匠人,在隋炀帝大业末期开始从军于高阳。在与刘武周对抗时,他曾一度降服于敌,但后来因排挤而被迫离开。但当他在关键时刻救出李世民一命之后,便成为了李世民信赖的心腹部下。
在武德三年(620年),随着太宗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尉迟敬德负责抵御,以宋金刚共守介休。当任城王道宗等诸将奉命劝降时,他选择投降,并因此受到太宗的大喜悦,被授予右一府统军之职。
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的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射杀了元吉,还亲自保护太子李建成和自己的主君,使他们安全逃脱。这一壮举使他成为凌烟阁上的另一个传奇人物。然而,这段辉煌的事迹也让他变得骄傲自满,与宰相们产生冲突,最终导致他被贬官。不久后,又因为一次失手险些损害任城王道宗眼睛,而遭到皇帝责罚。
尽管如此,晚年的尉迟恭仍然保持着其作为士兵应有的修养。他专注于修建池塘和台基,以及装饰罗绮东西,同时也喜欢奏清商乐以享受生活。此外,他还试图通过食用云母粉来延长生命,从此持续十六载直至去世显庆三年(658年)。最后,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其遗体得到了国家级别的尊重,被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并赠予司徒兼并州都督之职,以及谥号“忠武”,并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