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吕不韦樊於期的悲歌
樊於期——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因伐赵兵败于李牧而畏罪逃往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地图作为进献礼物。樊於期获悉后自刎而死。
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载时间接近,时代差距无法考证文字读音,因此此说仅为假说,尚未证实。
人物生平: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吕不韦为了报五国攻秦之仇决定攻打山东五国。派蒙骜同张唐督兵五万伐赵。三日后命令长安君成蟜同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继。秦兵出函谷关后,蒙骜率领前军取路上党径直进攻庆都,驻扎在屯留,以作声援。在尧山一战中,他指出吕不韦背叛嫡嗣的行为,并建议传檄文揭露吕不韦的奸情和宫闱诈谋,使得秦人对吕不韦产生了恐惧和怀疑,最终导致了长安君成蟜被召回咸阳审问,而其父母宗族遭受灭门之祸。
在之后的几次战争中,如与王翦、杨端和一起攻打赵并取得胜利,以及面对赵名将武安君李牧大败时,他不得已逃往燕国,并被任命为大将军。但他最终因荆轲刺杀失败自刎身亡。他与荆轲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也是太子丹器重的人物,其遗体被葬于故里南庄村,被人们尊敬至今,以他的壮举来表彰那份慷慨悲歌精神,为国家牺牲生命的人们所共仰。而他与荆轲共同创造了一段传奇故事,即使他们未能改变历史走向,他们的心志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