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美人樊於期之恋
樊於期——战国末期忠臣,曾为秦将,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而逃至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命荆轲以樊於期首级及庶地督亢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助行刺。得知此事,樊於期愤慨自尽。
杨宽《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即桓齮,但这一说法缺乏充分证据,只基于两者的名称发音相似和时代接近,而历史记载中存在众多同样情况,因此这一说法仅为假设。
人物生平
公元前240年,吕不韦出兵五万伐赵,将军长安君成蟜与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继。但当时的成蟜只有十七岁,不谙军务,便向樊於期求计。樊便揭露了吕不韦的真意,并建议传檄文宣扬淫乱之罪,使秦人对吕不韦失去信任,最终使长安君反叛。
公元前237年,樊於期被任命为秦将,与王翦、杨端和攻打赵国取得重大胜利。在次年的战争中,他再次大败赵军,但自身未能回国,因而逃往燕国并拜做大将军。此举激怒了秦王,他下令杀害了所有与樊有关的人。
然而,在公元前227年,当秦灭赵后,其势力扩展至燕境时,燕太子丹准备派荆轲刺杀秦王,但需要一份能够证明其忠诚的手段。于是他请求用樊將軍之首與庶地督亢圖作为交换条件,这一要求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果——原先受过恩惠却不得已要报效国家的壮烈牺牲者在得知自己的头颅即将成为“见面礼”时选择自尽。而这位勇士的死,也正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之人的尊严和名誉。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最后那一刻,都体现出了他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为千秋英雄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