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诗人的名字如同繁星璀璨杨载(1271年1323年)这颗闪烁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悠久的光芒
元代中期,诗坛闪耀着一颗璀璨星辰——杨载。他的名字简写为仲宏,出生于1271年,在当时被认为是杰出的文学家。杨载的祖籍在浦城,但他早年丧父后搬到了杭州生活。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识让赵孟頫对他大加赞赏。
杨载在四十岁那年,没有选择仕途,而是在朝廷中以布衣身份担任国史院编修官,并参与了《武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在之后的一系列职务转换中,他曾经负责海船万户府的照磨工作,同时也承担了提控案牍的责任。在1315年的延祐二年,他通过科举考试考入进士行列,并接管了浮梁州的事务,随后升迁为儒林郎,最终成为宁国路总管府推官。
1323年的英宗至治三年,杨载离开人世,这位五十三岁的人才留下了一些作品,其中包括八卷的《杨仲弘诗》,但遗憾的是这些文集已经散失无存。他的子孙们也都有所成就,其中他的儿子杨遵和杨勲,以及勲子的四个儿子,都各自有自己的家族和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元英宗至治末年,那些与父亲相似的名字——化元、化成、化行,还带着他们的一百多口之众,从徽州婺源迁移到桐城大宥乡会宫陈庄,他们共垦耕三百余亩田地。而且最令人感慨的是,每一个兄弟都生育了三个孩子:福一、福二、福三。这段历史不仅展示了一个家庭团结协作的情况,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土地使用和继承权等问题上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