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从明朝到清朝的自然变迁
他,方国珍——农民起义军领袖,以其高大、黝黑的面色和白如瓠的肤色而闻名,他的力量甚至超过奔跑的马匹。他的家族世代以在海上贩卖盐为生,他有五个兄弟,他们依靠这一职业生活。在元朝末年,当时统治者对百姓施加了极大的压迫和管制,加之当时频繁发生自然灾害,民众处境悲惨。陶宗仪所辑《南村志》中记载:“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言,“洋屿”指的是洋屿山,“海精”则是方国珍的一个别称。
至正八年(1348年),一个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进行抢劫财物行为,被官府派兵追捕。方国珍的一位仇家告发他参与叛乱,因此方国珍杀死了那位仇家,与其兄长方国璋以及两个弟弟之一(可能是指另外两个兄弟)逃往海上,在那里聚集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他们通过抢劫过往船只并阻塞航道来获得资金。此后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带领军队前往征讨,但最终被方国珍俘虏。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方国珍迫使朵儿只班向元朝请求帮助,并将其授予定海尉职务不久后,这位参政加入了他的起义军,最终共同进攻温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刘福通、徐寿辉等人也领导了农民起义,但他们是在比朱元璋稍晚一些的时候开始行动的。而朱元璋最初作为郭子兴的一名部下参加起义,是在与方国珍相隔四年的时间里才加入农民起义团体的。他最终成功推翻了元朝统治并建立明朝,而这段历史中的许多事件都与风云变幻的大幕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