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故事探寻其在黄梅戏发源地的人生足迹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故事探寻其在黄梅戏发源地的人生足迹

他家乡的庐剧音乐就像一股滋养他的泉水,伴随着他成长。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术学院录取。在那里,他学习了三年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他对庐剧的了解和热爱远超黄梅戏,那时他的同班四人中,只有他坚持到底。当毕业准备展现才华时,学校却取消了庐剧专业。他本应被分配到庐剧团,但学校领导决定让他留校教书:“我们要为庐剧培养人才。”然而,这个种子未能茁壮成长,直到1993年省艺术学院才再次招收庐剧班。30多年的时间里,徐代泉的技能未能得到施展,他不得不转向黄梅戏。但是,两种音乐差异巨大,他决定采取记谱法学习。这份毅力使得他的进步比那些十几岁的小朋友还快,最终成为教学曲目的主要作者。

在这行当中,不仅苦于不断努力,还艰难在追求完美上。正如许多作曲家一样,徐代泉投入工作时全身心、无尽情,每一次创作都像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一旦作品完成,那种释然与满足难以言喻。而每当悲伤的唱段写出来,即使自己也会感动落泪。

徐代泉回忆自己的生活是三重奏: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作为客座教授,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而退休后依旧忙碌至今。创作方面,不仅限于黄梅戏,还涵盖60多部教学材料,以不同形式如京剧、泗州戏等表演艺术品质提升。此外,他参与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提及安徽黄梅戏电视影视作品,无人不知其杰出的贡献——《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以及《祝福》,都是由徐代泉精心创作的声音。这位65岁高龄之际仍担任重要职务的人物,如今虽然退休,却依旧是中国戲曲學院和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名誉教授。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探索南宋与北宋...
探索南宋与北宋历史的珍贵资料:文献与遗迹之间的对话 在中国古代史的长河中,南宋和北宋这两段历史是迥然不同的篇章,它们各自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从文献到...
宋朝文化与艺术 探索元朝的兴起...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元朝是由蒙古帝国建立的一个非汉族王朝,其影响深远。元朝的成立有两次重要时间点:一是在1206年,当时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正式建立了蒙...
宋朝文化与艺术 宋政权对国家的...
宋朝算大一统的王朝吗?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是指由中央集权政体统治全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元化。这个概念不仅涉及到政治上的统一,还包括了文化和...
宋朝文化与艺术 宋朝文化繁荣的...
书画艺术的鼎盛 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辉煌时期。北宋初年,赵孟頫、范仲淹等人的书法作品极具影响力,他们以严谨的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