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不被广泛承认的12个朝代之首
元仁宗:儒治国的一代明君
在公元1307年,成宗铁穆耳去世后,朝中出现了继承皇位的争夺。卜鲁罕和阿忽台支持安西王阿难答,而哈剌哈孙则联合蒙、汉官员拥立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其兄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获得支持后,与母亲答己一同赶往京城,并与卫军进入宫中,将阿难答等人捕杀。随后,他以监国身份执掌朝政,并派使者迎接海山。
海山登基后的第一项工作是确立自己的皇位继承权。他任命弟弟为“皇太子”兼领中书令。在东宫期间,爱育黎拔力八达接受了王约的辅导,由他学习儒学知识。王约不仅辅导他,还劝说他不要过于锋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武宗海山在公元1311年的正月病逝,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并开始整顿吏治。他废除了武宗时期设立的尚书省,恢复了原来的中书省,并对当时的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右丞相保八等人进行惩处。此外,他还严禁诸王和贵戚干预地方事务,同时惩治地方上的赃官污吏。
最终,在大都的大明殿上,爱育黎拔力八达正式宣布自己即位,即“仁宗”。他的统治期间,被视为一个实施儒教政治理念的人物,他通过这些措施来巩固国家秩序和民心所向。这段历史被记录在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其中提到:“若非王约之哲命,则仁宗之善政岂能施展?”这表明了王约对于仁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对国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