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兰亭集序王羲之墨韵再现
傅山,1607年于山西阳曲生于世,1684年终走人间。明末清初之交,他以思想家、书画家而闻名遐迩。字有青主与青竹,别号公它、乔山,并自称石道人。他涉猎广泛,从经史诸子到佛道之学,无所不窥;尤其在医学领域内,他的造诣更是卓越无比。此外,他对诗书画三艺亦有极高的造诣。在书法方面,傅氏精通篆隶正草各体,但尤以行书独具特色,被后世赞誉为“青主行书”,气势磅礴,如同天地之间的一股浩劫。
他的画作中,以竹叶为题材,更是流露出一种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的情趣。傅山不仅收藏金石,而且精于鉴赏,这使得他在篆刻艺术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留下了多部作品,其中《霜江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等著作至今仍被人们推崇。而他手笔下的孟浩然五律十八首,则更是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创新的书法家的风采。
这幅草书孟浩然诗,是傅山亲手挥毫所成,它反映出他的艺术理念和精神追求。这件作品充满了情感深邃的气息,同时又展现出了强烈的个性魄力。不拘小节的笔触,让整体呈现出一种随意自如却又严谨考究的格调。墨色的运用既有枯润也有杂揉,使得每一笔都显得沉着痛快,又带有一丝险峻跌宕。此乃傅山代表性的杰作,其艺术价值依旧让后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