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太后不下车的五日之旅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而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子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宇宙万物本源。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他认为真正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也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对于君主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是,“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并且主张保身全生。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危险)已!”从而他主张保身全生。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诡辩主义。他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这些都是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才华。
《史记》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寓言故事,如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等,这些寓言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说明问题,比如如何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来达到目的或者如何因为过度模仿而陷入困境。这表明尽管现存《庄子》的篇章多种多样,但其中蕴含的大量智慧与深刻洞察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