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自然中的国学经典文章
在宋朝的北宋时期,生活在河南温县的字淳夫郭熙(约1023-约1085年)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文学家。他的艺术生涯主要是在熙宁、元丰两代(1068-1085年),正值宋神宗在位期间,这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
郭熙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著称,他深受李成法术影响,运用“卷云”或“鬼脸”皴法来描绘山石。树木则如同蟹爪般下垂,其笔力劲健,水墨清澈明洁。他在布局上有所创新,早年作品精致工整,而晚年的作品则更加壮观,有时他会在素壁上挥毫泼墨,将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和云烟变幻之景生动地呈现出来。
关于郭熙的一些评价是这样的:当时的神宗赵顼曾经让他负责对秘阁中的名画进行品鉴和分类,这使得郭熙能够看到历代名家的作品,从而吸收前人的经验,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对理学也有研究,对于画家的创作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博取前人之道并且细心观察自然界。在不同的季节中,他感受到了春山淡冶如笑语夏山苍翠如滴落秋山明净如妆容冬山惨淡如沉睡。基于这些感受,他创造了一种构图方法叫做“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构图法,以此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奥妙。
总结来说,郭熙不仅是北宋后期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与李成并称为“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高扬共同被誉为五代北宋间著名的大师;他还是一位追求理想境界的人,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自己的手笔去表达内心。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艺术哲学上,即通过学习前人而自立门户,同时不断探索自然之美,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凡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