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中国古代先后出现的朝代中的历史人物1270年至1342年之间活跃于世
柳贯:元代文学与学术的卓越代表,1270年至1342年之间活跃于中国文化史。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是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出身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柳贯博览群书,无所不通,他对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在书法和古物鉴赏方面,他更是精湛无比。
官途上的柳贯曾任翰林待制,并担任国史院编修工作。他不仅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而且在教育界也有一席之地,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能力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其中最著名的学生包括宋濂、危素、王褘和戴良。
柳贯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面受到人们尊敬。在泰定年间,他被擢升为太常博士,并负责处理各种朝廷大典的事宜,其精确性令人瞩目。在晚年的他继续致力于读书写作,尤其是在理学领域展现出了他的专注与洞察力。
尽管官职仅止五品,但他的影响力却远非如此浅显。他的诗歌作品以古朴奇逸著称,被誉为“文场之帅,士林之雄”。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即是他最得意门生之一,对柳贯充满了敬仰,并曾记述他老师博大的学问及自己受教时的情景:“先生读书博闻强记……濂虽不敏,受先生之教为深。”到目前为止,还能看到他的多部作品,如《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以及《待制集》,这些作品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