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之声徐代泉的歌词传奇
黄梅戏歌词之旅:徐代泉的创作传奇
在安徽省艺校的三年学业期间,徐代泉不仅深受庐剧音乐的熏陶,还学会了作曲。尽管他对庐剧有着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但当学校撤销庐剧专业时,他被留校从事教学,这让他感到迷惑和失望。然而,学校领导的话语给了他新的希望:“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虽然这个种子没有机会成长,但它埋下了徐代泉未来的黄梅戏之路。
为了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条艰难但有效的道路——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勤奋地学习,并且比十几岁的小伙伴们学得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成为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在教研室担任主任近20年,为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他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部分:教学、创作和研究。在教学方面,他不仅在本校教授,还成为中国戏曲音乐学院的一名客座教授。在创作上,他为60多部教学剧目作曲,不仅限于黄梅戏,还涉及京剧、泗州戲等多个剧种。而在研究方面,徐代泉参与编纂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他的名字与一系列著名 黄梅 戏 音乐电视 剧 相关联,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祝福》,这些作品都是他精心打磨出来的心血结晶。他65岁高龄依然热衷于工作,即使退休,也仍然保持着作为一名教师和艺术家的身份,为后来的年轻人传授知识。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看到徐代泉对于黄梅戲音樂工作者这一职业所持有的坚定信念,以及他无私奉献精神。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社会。这份执着,让他的名字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是对未来的一次美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