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工作者徐代泉的艺术征程
在安徽省艺校期间,徐代泉凭借其精通二胡的才华,被授予了学习庐剧音乐的机会。他对庐剧情有独钟,甚至比黄梅戏更感兴趣,但命运似乎并不支持他的梦想。当时学西洋音乐的何合浓被分配去了庐剧团,而徐代泉却被留校担任教学工作。尽管他曾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学校领导解释说,是为了将他作为“种子”留下,为庐剧培养人才。
然而,这份“种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重新开设了庐剧专业,那些年里,徐代泉一直未能将其所学应用于实践。为此,他决定转向黄梅戏,从而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在这条路上,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黄梅戏与庐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采取了记谱法来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其创作作品包括《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等多部黄梅戏电视剧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代泉成为了一位多产且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和教师。他不仅教授过许多学生,还担任过中国戏曲学院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此外,他还参与编纂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获得了编纂成果二等奖。
尽管面对艰难和挑战,但徐代泉始终保持着对艺术追求的心怀。他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他的心灵世界却是丰富多彩。在创作过程中,他常常会因为悲伤或激动而流泪,即使完成一首歌,也无法完全摆脱那份陶醉之情。
如今,在65岁高龄之际,虽然退休但仍然活跃在文化舞台上的人物——徐代泉,其名字已成为黄梅戲音樂電視劇創作史上的重要篇章。而他的故事,也正如同一首交响乐般悠扬地回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激励着后人去探索、去创造,让更多人了解到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中,只要坚持真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