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南北朝中的柳贯犹如一支舞动的笔勾勒出历史的轮廓
柳贯,字道传,以乌蜀山人自号,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博学多通,精通经史百氏、数术方技及释道之书。他官至翰林待制,并担任国史院编修官,对朝廷大典有深入的研究和论证。虽然他的官位仅止五品,但在文坛上影响深远,被誉为“文场之帅,士林之雄”。柳贯的门生宋濂曾对他表示了最高的尊敬。
柳贯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如《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等,其中包含了他的诗集《待制集》和散文作品。他的诗风古硬奇逸,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山桥》,反映出他对江西诗派的一定程度上的崇拜与批评。在散文方面,他以议论文章见长,但更多的是撰写墓铭碑表等应用性文字。
除了文学创作外,柳贯还积极评论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坛现象,他认为许多学者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真理,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日渐衰退。此外,他对于个人志向的变化也提出了批评,即人们逐渐变得自私,而不再追求高尚的事业。这一观点体现了他作为时代批判者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