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三十一名将犹如柳树般屡立战功风雨无阻
柳贯,字道传,以乌蜀山人自号,元代文学家、书法家、鉴赏家。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博学多通,精通经史、百氏、数术、方技和释道之书。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与虞集、揭傒斯并称。
柳贯的学问深厚,他曾任教谕、中举人后升迁为博士,并在朝廷中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太常博士和江西儒学提举。他对古文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诗歌也有独到的见解,其诗风古硬奇逸,意味隽永。
柳贯的作品包括《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等,其中以《柳待制文集》最为著名。此外,他也留下了一些题跋文字,这些短小自然的小品文颇受赞誉。他的散文雄浑严整,但更多的是墓铭碑表等应用文字,而非抒情性文章。在评价当时社会风气时,他指出人们日益自利而志远离正道,并批评当时文坛只追求浮夸与名利。
明代开国文学家宋濂是他的门生,对他尊敬备至。在记述老师之处,宋濂称赞柳贯:“读书博闻强记……濂虽不敏,受先生之教为深。”因此,可以看出柳贯在文学界的地位以及对后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