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廉导弹精英
吴伯廉:风云人物简介 吴伯廉,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卫立煌,别名:字俊如,又字辉珊,国籍:中国。
早年经历
1897年2月16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城东郊的卫杨村(今安徽省合肥市淝河镇卫乡村)。父亲卫正球,是清政府吏制下的合肥县石塘桥镇田赋官。1905年死于瘟疫。此后,卫立煌全家依靠大哥卫立炯在县上任职维持生计。少年时进入邻村私塾就读,学习很勤奋,读了不少史典书籍能作诗填词,为他事业打下坚实文化基础。
1914年初去汉口投亲谋职未成,便报考湖北陆军学兵营,被录取。一年多的军事训练,使他受到严格锻炼,不仅学到了军事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结业后,他不愿去北京加入北洋军,就奔赴上海寻找党人。
1915年参加“肇和”舰发难讨袁失败后南下广州入粤军第二军当兵,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升至排长级别。他追随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与孙中山先生有深厚交情,并得到孙中山先生赠送六寸照片并题签“立煌同志孙文赠”。
1920年代,他在粤軍許崇智部转战广西、江西、福建,又参加商团叛乱和平定陈炯明叛军的东征。在战斗中,他英勇果敢,以身先士卒先升团长,再任补充旅旅长。
1926年的北伐战争期间,他率第9团先被编入总预备队留粤,然后参与永定、松口两战中的胜利。在松口战役后升为师长,并在平定福建后与孙传芳軍作战采取灵巧战术且战且进。
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之后,他率第14师驻南京,但随即移镇江。当孙传芳軍反扑时,即指挥部队发起攻击,最终击溃敌人并追击至蚌埠。这段时间内他结识朱韵珩女士,并于12月24日在上海举行婚礼。
1930年代初期,当蒋介石发动对工农红军的围剿时,他奉命保持津浦线南段畅通,并保卫南京。在1933年的五次围剿行动中,他又被任命为北路軍第二路軍第一纵队指挥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参与缅甸远征以及辽沈战役等重要战斗。
他的个人评价是:“常胜将领”,美国出版的《人名大辞典》称之为“虎将”。他的遗容被称为“三义”。
1960年1月17日,因病逝世于北京八宝山公墓享寿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