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宿舍谋杀案曹邺的反复悲剧
曹邺(晚唐时期,生卒年月不详),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字称呼为邺之,出生于阳朔地区。自幼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抱负和勤奋学习的态度,不断努力,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未能考取进士,于是流离失所长达十年之久,在长安居住期间。
直到大中四年的某一年(850年),他终于通过了进士考试,并迅速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及天平节度使幕府官员。在咸通初年,他被调往京城担任太常博士职务,然后又升迁为祠部郎中和洋州刺史,一路上都因其公正廉洁而受到人们的赞誉。他的仕途虽有起伏,但始终以清廉著称。
然而,在咸通九年的某一年(868年),曹邺选择辞去官职归隐桂林,这段时间是他最自由、最充实的生活阶段。他以五言古诗闻名遐迩,其中很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以及对民众疾苦和时弊的体恤与批评。
曹邺并非独行侠,他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等晚唐著名诗人齐名,而他的才华尤为突出。除了政务上的经历外,他也留下了一些关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小诗篇章,如《官仓鼠》:“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以及讽刺时弊的一些作品,如《怨诗》(其中一首):“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这些作品至今仍让后世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遗憾的是,对于曹邺更多的事迹信息并不明确,有关他的历史资料主要集中在《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文献中。而且,《曹祠部集》的具体内容及卷数也有待进一步探究。这位晚唐时代的文学巨匠虽然身处尘封,却依然以其卓越的地位和丰富的心灵世界,被后人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