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曹邺探索活力青春健身未来
曹邺(816~?)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以字称邺之,出生于阳朔。自幼展现出过人的勤奋和学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探索并未轻易取得成就,反而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流浪生活。在大中四年(850),他终于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进士,并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及天平节度使幕府的高级官员。随后,他又担任太常博士、祠部郎中以及洋州刺史等职务,在此期间,他以廉洁公正著称。
他的仕途虽然波折,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深刻的理解却是无人能及。他擅长写作五言古诗,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时弊的批判,也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曹邺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艺文志》、《经书题解》以及收集其诗作的大型作品《曹祠部集》。
与其他晚唐著名诗人如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的是曹邺超凡脱俗的才华。他曾在不同的官职上工作,从郎中到刺史,再到吏部郎中的高位,每一份职责都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责任感。
他的诗歌世界充满了上层失意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一针见血之讽刺。不少千古传颂的篇章,如《官仓鼠》,以其独特的人物描绘和深刻的话语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政府滥用权力导致百姓饱受剥削的情况,而“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中的辛酸与“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的悲哀则更是触动着人们的心弦。
除了这些,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怨诗》(四首之一):手推讴轧车,不断地劳作;朝日暮月间,一直没有停息。但即便如此,“未曾分得谷”,他们却只能得到“空白”的名字。这类似于今人的所谓“996”工作制,是一种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一种尖锐抨击,对未来也有着深远意义。
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他的作品中窃见那份卓绝的艺术风格,那份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以及那份对于正义与真理永恒追求的心灵力量。而关于曹邺的事迹,则被记载在诸多历史文献中,如《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形成了一幅完整而精彩的地图,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