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公历史的转折点从秦朝到新中国40位历史人物中的一员
秦宣公,作为秦德公的长子,在公元前675年的一系列宫廷变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周王朝遭受卫国和燕国的攻击,惠王被迫出逃,而王子颓则被拥立为新君。在此期间,郑伯和虢叔又发起了对王子的刺杀,最终送回了惠王。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宣公第三年(公元前673年),他拒绝了一位近臣关于勤王之名义出兵的建议。他认为惠王夺取臣子土地是不义之举,而颓自称为周庄王之庶子,是周家血脉,不应外人介入。此外,由于当时秦国实力有限,如果支持惠王复辟而获得天子的信任,并不稳定,因此选择坐观其事,以静制动以免自取其辱。这种策略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因为它使秦国获得了几年的和平发展机会。当周室内斗争继续进行时,秦宣公保持着国家的宁静与稳定,为四年的和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