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李政道如同月壤般深耕科技事业支持13家科研机构绽放光芒

李政道如同月壤般深耕科技事业支持13家科研机构绽放光芒

李政道:一生心系祖国科技事业,支持13家科研机构绽放光芒

美国时间8月4日,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他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李政道的生命是一部关于科学探索与国家发展的史诗。

他的成就跨越了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每一步都开创了新局面。他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更是一个对祖国科技事业有着深厚情感的人。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为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0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上,专家们共同回顾了与李政道先生的往昔。在这里,让科技日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李政道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

全力支持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

在高能所大院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这件作品由李政道先生创意,并于2002年开始在此展现,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其艺术本身,更是对他与中国高能物理事业之间密切联系的一个见证。

1956年,我国提出了建造一台高能加速器的设想,但直到1984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破土动工才真正启动。这项巨大的工程离不开李政 道的大力支持。陈和生院士曾说:“没有 李 政 道 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就不会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和成功。”王贻芳院士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从选择目标到方案确定,从人才培养到工程管理,从研究方向到国际合作,没有 李 政 道 的殚思竭虑和全力以赴,就不会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成功。”

此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以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也得到了他的积极支持。“ 李 政 道 为推动中国 高 能 物理的事业呕心沥血、竭智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王贻芳说,一半个世纪以来,我国 高 能 物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这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是分不开的。

积极建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1974年,当他第二次回国访问时,他参观复旦大学及上海芭蕾舞学校,并目睹当时国内人才断档严重危机后,他写下《参观复旦大学的一些感想》。文中他建议,要重视基础科学,加强教育,以少而精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国家未来。他通过周恩来的推荐向毛主席提交《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建议书》,并获得采纳,对国内教育恢复产生重要影响。

1979 年 3 月成立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但他认为这是远远不足够。他希望改变整个社会对于各种人才培养缺乏重视的情况,使全国各类人材培训走上正轨。他提议选拔学生赴美国攻读研究生,此计划得到了政府支持,并试点招收两批后于1981正式实施。此乃中美联合培养项目(CUSPEA)。

该计划共选拔917名学生前往美国顶尖大学学习,其中已有10余位成为院士300多人担任国际组织职务100余人获奖400多位成为发明家或企业家。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个人的坚持与付出,而这个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小小知识使者—— 李 政 道。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绘卷时光明朝历...
绘卷时光:明朝历史的英语翻译探索 一、古代辉煌,现代翻译 在遥远的明朝,这个被时间赋予了“中国第一”的称号的王朝里,有着无数令人敬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宋朝文化与艺术 科举考题内容在...
元朝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体系,它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对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其考题...
宋朝文化与艺术 我来告诉你元朝...
元朝的灭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你好奇这段历史背后的原因。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元朝的灭亡,是一部丰富而复杂的史诗。从大明军队的北伐到蒙古贵族内部斗...
宋朝文化与艺术 治国理政的多元...
元朝历史最值得借鉴的是治国理政的多元主义与法治精神。这个观点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代帝国,它通过征服北方各民族并吸纳他们进入...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