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教科研网让我们携手共筑中国梦的雄鹰
石家庄教科研网:让中国的“雄鹰”振翅高飞——顾诵芬人生篇章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21岁的顾诵芬投身航空事业,他的人生轨迹与中国航空工业紧密相连。顾诵芬不仅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飞机设计大师。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为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和培养了一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
1986年至今,先后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他的努力下,我国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设计都得到了解决,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顾诵芬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世家,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玩着航模。考大学时,他同时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录取,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这一决定将改变他的一生。
195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接到命令,航空系全体应届毕业生3天内赶到北京报到。告别依依不舍的母亲,顾诵芬和同学一起奔赴北京,他们投身于刚刚起步的中国 aviation 事业中。这批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小伙子们接到的首项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该机被定名为“歼教1”。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从头学起,而且没有路灯照亮土路,他们要骑车去北京找资料,每天画图描绘直到深夜,然后再次骑回学校继续工作。
1958年7月26日,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会进行首次试验,这标志着我们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当时国内还没有超音速风洞,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测试。我记得,那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信念,一定要研制出自己国家自己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而这些信念正是在那段艰难曲折但充满希望的时候坚定的支撑着我们的灵魂。
随后的几十年里,顾诵芬领导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著名的是他亲自乘坐歼教6上天,对歼8进行观察拍摄,以便发现并解决抖振的问题。他总是以一种特别独特而又令人敬佩的心态面对问题,即使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从不放弃追求科学真理的事精神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下去的一份宝贵财富。
70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无数辉煌成就,但更值得庆祝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们,如同这位老人的生命一样,是经历过风霜雨雪却仍旧坚韧不拔地前行。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怀揣梦想,与石家庄教科研网携手共筑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