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苏轼黄州之谜一段被贬的经典故事

苏轼黄州之谜一段被贬的经典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们将带您走进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这次调职,对他来说是人生的最低谷,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进入了一生创作中的巅峰时刻。

元丰三年(1080年)的大年初一,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下从京城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由于是犯官身份,没有官舍居住,初到黄州的苏载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庙里,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定惠院”。

虽然生性豁达,但乌台诗案还是给了苏轼极大的打击。他从一个万众瞩目的朝廷“明星”沦为了边远地区的犯官,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出狱后以及初到黄州的日子里,他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都没有得到回复。他在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里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然而,他不会就此与世俯仰,随波逐流。他开始反省自己,他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有些锋芒毕露了,有些自以为是了。在面对苦难的情况下,不怨天尤人,而是更加坚持自我。

生活艰难,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更加丰富。他开始用自己的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寒食节二首》里的诗句来解嘲:“小屋如渔舟”,“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他还以画叉挑起挂在屋梁上的钱数,每天需要花费的时候再挑取使用,以此来减少开支。

元丰四年(1081),他的生活更为困窘。他有个好朋友叫马正卿,在他被贬不久后也追随他来到了黄州。这时,马正卿挺身而出,为苏轼申请了一块无主的地,让他能够耕种。不久,这块地就由新任太守徐君猷划给了他。

这块土地原本荒废,只有杂草丛生。但 苏 轸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最终整理出了五十亩田地。他又购买了一头耕牛冬种麦夏种稻,还种植蔬菜瓜果,从未劳作过的人物尝到了开荒种地的艰辛。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在贬地耕植,也写过《东坡种花》二首,其中有“持钱买花树”、“东坡春向暮”的诗句。因此,当看到这些情况后,他决定自己动手盖房子,并且用雪堂壁间画满雪花,将屋子命名为“雪堂”。

在这里,他游山玩水、泛长江、吊赤壁; 在这里饮酒赋诗、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 “东坡酒”。 在这里,他剖析自己,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融会和批判; 在这里找到了真正 的 自我获得真正 的 个性自由。在这里 他 写 下 了 《 前 赤 壁 赋 》、《 后 赤 壤 赋 》 和 千 古 绝 尚 《 念 奴 娇 · 赤 壶 怀 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 是 三 国 周 彭 赤 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 时 多 少 豪 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 乔 初 嫁 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 华 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 月

最后,在元丰七年的三月,大约四月七日左右,一家离开了一共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之久的地方——那是一段充满创造力的岁月,那也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那里,被迫接受现实并最终发现内心世界中更高层次存在的人物,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学习和敬佩的一个伟大文学巨匠——蘇軾,也就是東坡の名字。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元武宗时期的杯...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第一個非汉族统治的中央集权国家。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留下了一系列比较出名的事件,如...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元朝科举制度的...
元朝科举制度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关系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调整,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文化教育需求和国家选拔人才策略的变化。要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元朝征服南宋的...
政治原因 南宋被元朝灭亡,不仅是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也是政治体系不健全所致。南宋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官僚体制臃肿,行政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调动资源和应对外部威...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从金庸笔下看射...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射雕英雄传》被广泛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不仅讲述了江湖中的一系列传奇故事,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思考。在这本...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