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的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助力吴义强院士开创绿色木材工业新篇章
在森林生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的氛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行紧密跟踪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吴义强的一举一动。在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里,记者得以窥见吴义强对推动绿色木材工业技术创新不懈追求的内心世界。
"自古以来,木质材料就被人类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以及建筑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需求持续增加,而我国已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这导致木材资源供应缺口不断扩大。" 吴义强详细解释道,“2021年,我国木材进口高达9651万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60%。”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吴义强坚信科技创新是解决之道。他提出了利用小径级木材、枝桠材、竹材、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以及攻关高质、高效且绿色低碳加工技术,以此开源节流,并构建出一种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wood material与人居环境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体系。
他举例说:“农作物秸秆,在我国产量非常巨大,但往昔常被视为废弃物,只能焚烧或填埋,从而污染环境。” 但现在,他和团队已经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成功研发了一个无机人造板全自动连续生产线。这款产品不仅具有高强度,而且无醛,无毒,有防火耐水功能,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湖南这个林业大省,也是大量竹类和其他生物质资源的大产地之一,吴义强认为,要想转型升级这片产业,就必须加速推进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究开发,同时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集群,还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如先进功能材料和生物能源等,让更多民众共享这份绿色的成果。
最后,他透露自己的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探索这些自然资源(如树皮)的潜力。“由于其独特分级多孔结构以及丰富化学组分,在储能管理催化吸附光热处理传感响应等领域有着广阔前景。” 他表示自己正在致力于将这些原料转化为柔性液晶膜材料净化污水吸附剂海水制氢催化剂甚至替代汽油生物燃料,用科技创新赋能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