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策略家樊於期(樊於期)
樊於期——战国末期忠臣,曾为秦国将军,因伐赵失利逃至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欲刺秦王政时,荆轲以樊於期首级及庶地督亢地图作为进献礼物。樊於期闻讯自刎而死。
杨宽《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即桓齮,但此说未被广泛接受,其理由仅基于发音相似和时间接近,而没有充分证据支持。
人物生平
公元前240年,吕不韦因报仇攻打山东五国,将蒙骜、张唐率兵五万伐赵,并命令长安君成蟜与樊於期领兵五万为后继。秦军出函谷关后,蒙骜率先军取上党径直进攻庆都,驻屯于屯留,以声援前方秦军。赵派庞媛、扈辄抵抗,但尧山一役秦军未胜。在紧要关头,成蟜虽年轻无经验,却依靠樊於期的计谋诡敌取得胜利。当时众人对吕不韦纳妾盗国事深感愤慨,而檄文四处传布,更是引起了民心大动,最终使得吕不韦遭到罷黜。
在随后的几年里,樊於期继续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因败给李牧而丢失信心,在失败之痛中选择逃往燕国。他在燕成为大将軍,但最终还是因为荆轲刺杀计划中的牺牲决定自尽,以报国家之仇。
尽管他的故事发生在数千年前,但至今仍有人敬仰他的忠诚与勇敢。他与荆轲的友谊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贞精神,为历史上的许多悲剧画上了完美句号,他的遗体被葬于故乡南庄村,他的人格魅力也让后人铭记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