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佑君京剧演唱会陈希曾票友之旅
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我的祖辈们就像京剧中的英雄豪杰一样,在这里生根发芽。家中常有京剧声声入耳,儿时的我便如同小朋友般跟着大人一起观看京剧表演。在小学时代,我随叔父陈顺孙学唱老生角色,那时候的我仿佛已经穿越回了清朝的戏台。而到了初中阶段,我开始向苏少卿先生这位著名的剧评家学习戏曲,这位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表演,还让我对京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高中期间,我又得益于程君谋先生,他被誉为“汉口谭鑫培”,在他那里,我学会了更多关于谭派唱腔和发音技巧,这些基础对于后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最让人着迷的是余派 京剧,它以其独特的情感和艺术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爱好者。我沉迷于余叔岩先生的唱片,每一次听都能感受到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境界。当我决定追寻余派之路时,我遇到了一位贵宾——刘叔诒先生。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师,对于京剧有着深厚的地道知识。尽管我考上了化学系,但刘先生仍旧邀请我加入江苏戏校作为他的助手。在那里,我利用周末时间去向他学习,从而开启了一段宝贵的人生旅程。
为了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京剧演员,无论是从音韵学还是舞台表现方面,都需要不断努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阅读了《京剧字韵》、《京劇聲韻》等书籍,并且经常向作者苏雪安先生请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白玉英、林澄伯以及马宝刚老先生都是我的导师,他们各自带给我的经验和智慧是我宝贵财富之一。
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天闲下来的,是因为每一次对话、每一次实践都是为了提升自己。我曾经登上过舞台,扮演过各种角色,从老生的高风亮节到丑角的小聪明狡猾,每一种角色都让我成长,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退休之后,即便身处生活的低谷,但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追求的一丝怀念。我不仅教授票友学生,还曾被聘为特色班教师,让更多年轻人的生命得到点亮。
这些年来,不论是在上海还是南京,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而那些精彩纷呈的事迹,如同流动的人间烟火,被媒体捕捉并播送出去,让世人见证了一段传奇。这一切,或许可以用一个名字来概括——“南京余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