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回龙传陈素真戏曲名人巅峰之选
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梅兰芳”、带着“豫剧皇后”的桂冠,漂泊于兰州、邯郸,最终落户天津,到外省当起了她的“河南梆子大王”。个中,有几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内幕?恐怕,只有陈素真知道。陈素真是个不会低头、不会弯腰、不会讲漂亮话,而又高傲挺立的“真人”。看看河南戏曲界,满目尽是“德艺双馨”的完美艺术家,艺术好,人也好,彼此都吹捧着,总是笑着,就像在一个温暖而和谐的小村庄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争斗和嫉妒。
然而,这种完美的表象下掩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在八十年代,“五大名旦”的出炉时期,她名列第二,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认可。但这种认可背后,是不是也有领导层对于她非凡才华的一种推崇呢?常香玉过世后,被追封为人民艺术家,这份荣誉是否也应该属于陈素真?
尽管如此,在人们心中,那些暧昧文人的议论仍旧无法掩盖陈素真的卓越地位。她早已被观众誉为“豫剧皇后”,并且在河南戏曲界第一个录制了唱片。这不仅证明了她的艺术价值,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上海百代公司主动到开封请她吃西餐,又给钱,又给录唱片,不正说明了她的艺术价值与市场需求之间紧密联系?
我深爱的是她那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她的作品,如同一道道清泉,不受世俗之扰;她的性情,如同一朵朵独立花,不随波逐流。
据赵峥老师回忆,当年1994年,她回到了老家的豫剧丑角大赛评委岗位,并最终病逝于郑州。那时候,只有少数演员和戏迷前来吊唁,而那些声称自己对她敬佩至极的大师们,却没有一人现身。这难道不是一种嫉妒吗?即便是在死后的世界,他们依然不能释放自己的嫉妒之情。
那些真正拥有良心的人,都会把陈素真放在第一位。如果再来一次评价,或许我们都会选择打破常规,将她置于一切之上,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历史上的公正与尊重。而这一切,无疑都是对这位伟大的戏曲演员最崇高的情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