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豫剧盛宴张宝英倾情演绎观众如入桃花源
高兴旺,豫剧丑角巨擘,一生在“祥符调”中绽放光彩。河南省鄢陵县高庄村人,他1917年出生,或许是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开始。他12岁便跟班学戏,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名字逐渐响起。
1949年3月,高兴旺加入开封工人剧团,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代。在1953年的变革后,这个团队更名为开封市实验豫剧团,再次迈向新的征程。1956年,他们合组为开封市豫剧一团,这里是高兴旺展示才华的地方。他一直是“祥符调”的当家丑角演员,用自己的舞台语言讲述了无数的人物故事。
1959年,他转到河南豫剧院一团,成为了主要演员。在这里,他又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他的代表作包括《卷席筒》、《推磨》、《喝面叶》以及《刘二楞卖烧饼》,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篇章,每一次表演都是对艺术传承的致敬。
1956年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是他荣获表演一等奖的那一年。那时候的人们还不太了解表彰,但他们知道,那个叫做高兴旺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一道明亮的风景线,让他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
在他的艺术道路上,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比如他独自一人兼唱三个角色:小旦、老旦、小生的《春秋配》中的“检柴”一折。这段情节,如同一幅画卷,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最真切的事物。
他的现代戏,以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著称,不仅具有鲜明的美学品格,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主导的大型舞台作品《推磨》,至今仍被认为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巅峰之作,它不仅提升了他的个人境界,也给予了观众无尽的心灵触动。
作为河南四大名丑之一,舞台上的天赋与自然使得他的形象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他的笑声依旧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因为那份幽默与诙谐,与我们同龄人的记忆相连。而那些经典作品,如《卷席筒》、《推磨》和《喝面叶》,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这位伟大的艺人的魅力所在。
1983年,在农历癸亥年的冬日里,高兴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留下的是无数无法估量的情感和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就是对自己这一门艺术事业的一次全面的探索,也是对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深刻体会。在那个时代,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芸芸众生带来了快乐与欢笑;今天,我们则用怀念来缅怀这位卓越的人物,以及他创造出来的小说般真实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