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李孝光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参与者

李孝光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参与者

我,李孝光(1285~1350),元代的词作家,以字称季和,出生于温州乐清(今浙江)。少年时,我博览群书,以文章闻名当世。我写词取法古人,不追求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间,我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我的名誉日渐扩大。至正四年(1344)我被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又擢升为秘书监丞。

我今存有词22首,大部分抒写隐居生活,其中多涉及对出处行藏、人生荣枯宠辱的看法。我作品中的“鹧鸪天”中“我龙门他日文章客,雁荡今朝行地仙”,以及“满江红”中“我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百万苍生正辛苦,我到头苏息悬吾手”,都表现出了我爱君忧民的正统儒家思想。

我的词作大多真切地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如写田园风光的“念奴娇”,描绘了江南暮春的农村风物,其文字淳朴自然,表现出了隐居之士恬淡的心境。而写送别的话,“水调歌头”二首,则惜别中又勉强作慷慨语,但禁不住道出凄凉之意,这些都表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我的作品直抒胸臆,便于理解,但也缺乏含蓄。诗篇如《游艮岳》:“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将真个江山已属人。”但从内容上看,我的一些诗,如《桐江》、《柳桥渔唱》、《衡门有一士》,含有对人世的不平之鸣。今存著作有《五峰集》11卷。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企业文化故事简...
传承与创新:一个企业文化故事的简短回顾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串空洞的话语,而是通过一系列故事、行为和价值观被深入人...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河南的标志从龙...
河南的标志:从龙门石窟到郑州的麻辣烫 一、龙门石窟——河南的文化之冠 在中国古代,雕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处名为“龙门”,这里不...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企业文化小故事...
传承与创新:一家公司的文化之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张伟带着他的女儿来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老东家——华夏集团。张伟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十年,那时,...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企业文化体系建...
构建企业灵魂:如何打造共享价值的文化生态系统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成为了企业长期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个强大的企业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