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中国古代爱情诗三百首中的自然之美
他,方国珍——农民起义军领袖,以高大、黝黑的面色和白如瓠的肌肤著称,他的力量被比作奔马。他的家族世代从事海上贩盐生意,兄弟五人依靠此业为生。在元朝末年,当局对百姓施加了极其沉重的压迫与管制,加之连年灾害,民众备受苦难。陶宗仪收集了浙东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说法,“洋屿”指的是洋屿山,“海精”则是对方国珍的一个隐喻。
至正八年(1348年),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横行霸道,对财物进行抢劫,这时官府派兵去追捕他。然而,由于仇家诬陷,他被告发通谋叛逆,最终杀死仇家后,与兄长方国璋、弟弟方国瑛及另两位兄弟逃往海上,他们聚集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用武力阻挡过往船只,并干扰了海上的交通。在这场混战中,即便是由朵儿只班率领的大军前来镇压,也最终败给了他们。当朵儿只班被俘虏时,方国珍逼迫他向元朝求援,并获得了一份委任状,被授予定海尉职务不久后,他决定转而加入起义军,与其他领导者刘福通、徐寿辉并肩作战,比他们早两三年开始反抗元朝;更早于郭子兴(即朱元璋)等人的起义四年。此刻,我们回望历史,看着那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如同瓷器般洁白的肌肤所展现出的力量,而那自然界中的浪涛与风暴似乎也预示着将要到来的变革和革命。而那些流传至今的小谣言,就像是一张张历史上的地图,为我们描绘出那个时代复杂而又动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