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豪放女影映清朝皇帝绝症之谜自然界的静默见证了他们的生死交错
古代有许多疾病,如今已能治愈,但在当时即使是皇帝也难逃一死。今天,我们来探讨其中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历史的三种疾病。首先是风疾,也就是现代所称的心脑血管疾病,它导致患者头晕、目眩、言语不利、走路不稳,还可能随时昏厥,严重者全身瘫痪不能动弹。在唐朝,李氏皇室中多次出现这种遗传性疾病。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顺宗李诵等多位皇帝都患有此症,他们年轻早逝的情况非常普遍,只能慢慢等待死亡,最终不得不依靠迷信金丹道术治疗,却没有效果,反而加速了死亡。
其次,是天花,也就是现代所称的痘症,这是一种极为致命的传染病。当患者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四肢酸痛以及全身长脓包,并且容易并发脑炎和肺炎等严重症状。如果无有效治疗,患者仅需十到十五天便可致死。这场大疫对满族人来说尤为凶险,因为汉人较少得此病,因此清朝入关后的皇帝频繁罹患此症,如顺治帝和同治帝,都因此去世。而康熙帝和咸丰帝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最后还有尸注,即肺结核,在古代被称作“白色瘟疫”。它主要表现为咳嗽伴随体温升高等症状,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旦感染者去世,其尸体还可能继续传播这场“瘟疫”,甚至导致灭门。此外,这种病也是从骨骼内部散发出来的,因此又被称作“骨蒸”。由于缺乏抗生素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便面临九死一生的危险直至1945年链霉素的发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