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四大家族中柳贯如同一棵深邃的古树根深叶茂历经沧桑依然屹立
柳贯,元代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以字号道传自称乌蜀山人。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博学多通,对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他官至翰林待制,并兼任国史院编修,是元代著名的“儒林四杰”之一,与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
在其生平中,柳贯曾担任多个职务,如江山县教谕昌国州学正国子助教博士等。在朝廷大典中,他常以古今之见为酌定之准,受到人们的敬佩。后来他又被重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但不久便去世。
柳贯虽官位仅五品,但在文坛上影响颇大,其诗风古硬奇逸意味隽永,被誉为“文场之帅士林之雄”。明代开国文臣宋濂是他的得意门生,而宋濂对柳贯的尊敬与钦佩也可见一斑。
此外,柳贯留下了许多作品,如《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柳待制文集》、《待制集》等,其中《山桥》一诗尤为代表作。而他自己对诗也有独到的看法:“何庸夸险绝,我实厌神奇。”同时,他对于社会风气及当时文坛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如“缘饰浅末足以雄夸于制作之林而为猎取名爵之资。”
总体而言,柳贯是一位具有丰富知识和卓越才华的人物,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