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宏京剧代表人在自然之美中的演绎
沈家宏先生的家族历史悠久,他的祖父是著名的“辛亥”老人,曾在清朝咸丰年间创办了沈亦昌冶坊,这个冶坊自1550年起就以铸造锅釜和龙凤烫斗闻名。他的高祖父沈和甫,是一位儒商,他热心于地方公益,在光绪二十八年创办了中西学堂,并任校长。他与孙中山等有交友关系,当时许多志士都视他为知己。他的表亲赵君迈先生,还有表弟赵展岳先生,都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小,沈家宏就在苏州的大舞台上表演,并且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回国后,他参加过抗日部队,那段经历也让他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京剧事业中。在20世纪40年代初,他已经是“程派”戏中的重要票友,与许多名家如方昌达、李文魁、徐寿星等人保持着密切联系。
当年的好朋友请他教唱戏给自己的孩子,而那位孩子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京剧演员周长华。周长华在上海电力公司工作,与沈家宏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在20世纪60年代,唐在炘曾经多次到上海探望沈家宏老先生,并感慨地说没有沈家的支持,就没有自己今天的地位。这份情谊被认为是两人之间最珍贵的财富。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沈家宏对程派艺术追求极为严格,每一次吊嗓子后的每一个音节都要精确无误。如果听到别人的演出不妥,也会认真讨论,不辞劳苦。他还常邀请朋友聚集府上交流 京剧知识,这些场合总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因此人们称他是一本“程腔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