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及中国学位的曹邺
曹邺(816~?),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字称邺之,出生于阳朔。自幼聪明好学,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获得一席之地,因此流落长安,生活在那里达到了十年之久。大中四年(850),他终于通过进士考试,随后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和天平节度使幕府的一名官员。在咸通初年的某一年,他被调往京城担任太常博士职务,不久又升任祠部郎中,并且成为洋州刺史。他的官场生涯总体上是以直率著称。
然而,在咸通九年(868)的时候,曹邺决定辞去官职归隐桂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五言古诗闻名遐迩。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心。他也善于以讽刺的手法批评当时的政治问题。
除了《艺文志》、《经书题解》和《曹祠部集》,曹邺还留下了一些其他著作。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等晚唐著名诗人的名字并列,他因才华超群而受到人们赞誉。在其仕途中的不同阶段,他写下的许多诗篇反映了他上不得意而感慨万千的情绪,也有一些讽刺时政,同时还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小品佳作。
其中,《官仓鼠》和《怨诗》(其中之一)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对于政府滥用权力迫害百姓的问题,以及对于农民辛勤劳动却无法得到应得报酬的情况的心痛。此外,还有另外一本收录其作品的大型集子,即《曹祠部诗集》,共计两卷,其中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在《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这类文献中找到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