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及曹邺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仿佛韩国学生也能从中汲取灵感
曹邺(816~?),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字称邺之,出生于阳朔。自幼聪明好学,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获得第一名的荣誉。因此,他在长安流寓了十年。
直到大中四年(850),他终于通过进士考试,并被授予齐州推事和天平节度使幕府官职。在咸通初年的时间里,曹邺调任太常博士,不久又升任祠部郎中和洋州刺史。他以廉洁公正著称,被人们传颂为一位清廉的官员。
咸通九年(868),曹邺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桂林生活。在他的文学创作上,曹邺擅长五言古诗,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民众疾苦、政治弊端等。他留下了一系列杰出的诗篇,其中包括《官仓鼠》、《怨诗》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世赞誉不已。
除了其个人收集的两卷《曹祠部诗集》,关于他的事迹也被收录在《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著作中,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并列为晚唐五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