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百度百科李显被三女神左右成为自然界的窝囊皇帝
唐中宗李显(被三女神左右的窝囊皇帝)简介
唐朝第四位皇帝,原名李哲,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
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与吐蕃发展经济文化交往,并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景龙四年的去世,被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早年的经历显庆元年的出生,以及改封英王及长子的出生与立为太孙的事件,都见证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他曾两度登基,但因庸弱无能,一度被废为庐陵王,在房州流放十四载,与妃韦氏相依为命,最终在韦氏劝慰下坚持生活,不愿意轻易改变现状。
武则天称帝后,他一度重用韦家的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但最终还是遭到了她的猜忌。在她死前,他还曾一度被重立为太子,但这段时期他的行为仍然是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家族联姻,而非真正对国家有所贡献或考虑民众福祉。
最终,在神龙政变中,由张柬之等人拥立,他再次重新登上 throne。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摆脱过去那种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国家大计的做法,最终导致自己晚年的政治局势更加混乱,不得不面对内部反抗甚至篡夺政权的威胁,最终于710年的景龙四月逝世,其幼子温王重茂继承了他的人间遗憾史诗般的人生故事。而他那一生的纠结与挣扎,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著名而又悲剧性的例证。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情形常常见于那些因为内心矛盾而无法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从而失去了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就像树木在风暴来袭时摇摆不定一样,是一种深刻的人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