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之巅宋徽宗的盛世与衰落
宋朝皇帝之巅:宋徽宗的盛世与衰落
宋徽宗简介
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在哲宗去世时,他被太后向氏立为帝,次年改元“建中靖国”。
即位初期,宋徽宗推行了一系列新法,但他的顾问们,如蔡京等人却利用绍述神宗改革的名义,无恶不作,他们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他们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延福宫和艮岳,还修建了道观。
同时,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多起农民起义,最著名的是梁山起义,由张清领导,以及方腊起义,它们对北宋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
尽管如此,在艺术上,宋徽宗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热爱绘画,使得中国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他还创造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并且他对花鸟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自成一种院体风格。
然而,即便是这位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也无法挽救北宋衰败的事实。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将他俘虏,并将他禅让给太子赵桓。不久之后,与钦宗一起再次被掳走,最终死于五国城。他的尸骨最终是在南宋绍兴十二年的正月回归安葬于永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