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 政治制度与变革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
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弄权或者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如果以宋朝作为分水岭,宋朝及以前的宦官,和明清时代的宦官,有很大成都的不同。
而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奥秘?
唐朝宦官发迹史
在唐朝历史上,知名度最大的太监莫过于高力士——在历史上,高力士为唐玄宗的登基以及维护李家的利益,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高力士一生以忠诚著称:玄宗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到高力士那里的时候,高力士顿时呕血不止,最终追随唐玄宗去了。
但是论弄权,高力士在唐朝宦官里面,算小学生水平。
唐朝唐玄宗在位后期,安史之乱发生,随后的唐朝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
随后,唐肃宗驾崩以后,张皇后拟册立傀儡皇帝、杀害太子(后来的唐代宗)掌握唐朝朝政,不料太监李辅国对张皇后并不支持,而是选择拥立唐代宗为皇帝,唐代宗感激之余,对李辅国一度委以重任,由此,开始了唐朝宦官专权的序幕。
而随着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宦官对皇帝的态度也不断改变:比如太监在唐顺宗一朝,选择暗杀唐顺宗,册立唐宪宗;而在唐文宗一朝,宦官集团选择明目张胆杀害唐朝大臣,丝毫不顾忌皇帝感受;到了唐懿宗时代,宦官则做到了在唐懿宗尸骨未寒的状态下,擅自改立皇位继承人。
最终,随着军阀朱温灭亡唐朝,宦官集团,也随着大唐,一起被埋葬了。
归根结底,唐朝宦官能做到册立、暗杀皇帝,其原因在于形成了宦官集团,并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明朝太监的尴尬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太监弄权的知名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明朝太监即便权势再大,最终只要天子一怒,太监及其形成的势力(阉党)就要灰飞烟灭。前文提到的魏忠贤,就是典型例子。
而这一现象的原因,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奠定了根源。
这就导致了,太监集团势力再大,只要不能彻底操纵军权,那么,就无力和皇帝斗争。
归根结底,明朝太监的权势,不过狐假虎威而已,和唐朝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