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研究的航天医生石如何在星际深处降低风险至零
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至今,3名航天员已在太空生活近一个月。地面上最关心他们的除了亲人,还有一群“航天医生”,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副研究员,石一直是航天员身边的守护者,无论是在水下训练、载人低压试验还是组合体试验和外场试验,她总能以她的娇小身影出现。
然而,在太空中,健康状况比在地面更为复杂。失重、噪声、压力变化等因素可能引起空间运动病、减压病、睡眠障碍乃至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问题。尽管任务前有预防策略,但仍然存在潜在风险,加上意外或人为损伤,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甚至妨碍任务完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石从2016年开始修订了空间站工程中的疾病谱。她分析了国内外的案例和经验,并结合国内数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资料,对涉及的上百种病例进行分类,最终选出89种可能发生的病症,并纳入疾病谱中。在2019年,她根据最新资料对疾病谱进行了复核和修订,最终形成涵盖4类90种疾病升级版本。
此后,石牵头制作了一本长达10万字的手册,该手册包括医学预案、药品使用指南以及在轨医学处置程序等内容。这套操作程序正是来自她设计的一系列23项在轨医学处置方案。如果有任何紧急情况发生,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能替代部分医疗功能,让地面医监人员提供进一步建议。
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即使在太空里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问题,对一般疾病力争治愈,不必应急返回;对于急性患者,则通过紧急措施稳定或减轻,从而降低返回风险。此外,石还担任乘组医生,为每位航天员提供随叫随到的医疗服务,一直关注着他们健康的情况。“自己生个小毛茸茸的问题可以自己扛,但是这不一样,我们必须将风险降到零。”她坚信自己的工作对于确保航天安全至关重要。(占康 付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