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让中国科研的雄鹰翱翔云端顾诵芬的研究之旅

让中国科研的雄鹰翱翔云端顾诵芬的研究之旅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21岁的顾诵芬投身航空事业。70年间,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我国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设计,为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顾诵芬出生于1930年的苏州,家中书香环境影响他早有“搞飞机”的梦想。他小学时最喜欢的一件玩具是一架木质模型飞机,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对航空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日军轰炸上海期间,他目睹了轰炸机从窗前掠过的情景,这份经历深深地激发了他要造出自己国家人自己的飞机的心愿。

1951年,顾诵芬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在1956年成为沈阳飞机设计室(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之一。这一时期,他负责歼教1项目中的气动布局设计,在没有超音速风洞和数值计算能力的情况下,依靠扎实的理底知识建立起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65年,我国自主研发首架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会到来,当初总设计师黄志千遇难后,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将技术办公室接管项目。他们在简陋条件下工作,用尽一切可能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全新的歼8战斗機首次试验成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当出现强烈抖振的问题时,顾诵芬亲自乘坐歼教6上天,对歼8进行观察拍照,最终发现并解决问题,让整个团队感受到了他的勇敢与智慧。

1979年底,以他的努力,一系列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并最终定型为正式服役的歼8战斗機。随后又被任命为歼8Ⅱ飛機總設計師,再次证明其作为领军人才的地位。他不仅制订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还组织各部门协同工作,使得只有4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首飛。至今,“剑指蓝天”是他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应铭记的一段历史篇章。

70余载过去,如今尽管已然九十高龄,但仍旧坚持步行去办公室,不忘国际航空科技发展前沿动态思考未来的发展路线图。正如当初所承诺一样,“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是应该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人们。”这些成就是顽强奋斗、默默无闻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术探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展现出了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精神,是一名真正的大师级人物。而对于未来,我们更期待见证更多这样的奇迹发生,就像那只雄鹰一样,在蓝天浩渺中自由翱翔。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科研工作总结:航天员在太空生病的应对策略,石如“航天医生”,设计医学处置方案,以降零风险。自神舟十二号发射至今,她一直伴随着3名航天员,无论是水下训练、...
宋朝文化与艺术 故宫深夜的秘密...
在繁华的北京城中,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地方,它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更有着许多隐藏在众多游客视线之外的野史趣闻。我们今天就要探讨一个关于故宫的一个...
宋朝文化与艺术 揭秘古今奇闻录...
揭秘古今奇闻录:野史趣闻id的迷人故事 野史中的神秘事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虽然不被正式记录,但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野史。这些神秘的事件...
宋朝文化与艺术 房兵云动上官云...
上官云珠,江苏江阴人,1920年3月2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韦亚樵是一位教师,而母亲金贵凤则是家中的主妇。在她年轻的时候,上官云珠曾经在何氏照相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