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之首是谁陈希曾京剧票友传奇始于他
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陈希曾的家中弥漫着京剧的气息。从小,他就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与叔父学唱老生、向剧评家苏少卿先生学习戏曲,再到高中时期向程君谋先生探索谭派唱腔,这些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他的心更偏爱余派,那些由余叔岩带来的独特风格,让他沉醉不已。他翻来覆去地聆听余叔岩的唱片,甚至结识了名教师刘叔诒先生,以求更多关于余派的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希曾对京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情感和理解。他不仅注重音韵,更是对《京剧字韵》、《京剧声韵》等书籍进行了细致研究,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他会直接向作者苏雪安先生请教,并将所学融入演练之中。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刘师傅白口技巧简直可以作为余派楷模,每一次模仿都让他有新的收获。
五十多年的岁月里,陈希曾没有停止过对京剧的热爱和追求。他不仅在排练时向老师们学习,还专程前往马宝刚老先生处学习身段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演技。他的演出遍布多种角色,从老生到丑角,从操琴到司鼓再到昆曲,都留下了一道道光辉痕迹。而当他退休后,又开始教导一批新生的票友学生,即便如此,他依然被上海顺昌路第二小学聘为特色班的京剧教师。
他的事业也同样丰富,无论是在担任上海五里文化中心京剧队负责人还是接受东方电视台与有线电视台采访,一次次精彩纷呈的节目都让公众耳目一新。而他的“南京余叔岩”这个外号,也成为了他二十年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是对其才华横溢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