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中国元朝历史简介中的自然之光1319年1374年
他,方国珍——农民起义军领袖,以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著称。他的家族世代从事海上贩盐业,兄弟五人依靠此生计。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严苛管制,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当时的浙东民谣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还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谚语,其中“洋屿”指的是洋屿山,“海精”则是对方国珍的称呼。
至正八年(1348年),在蔡乱头率领的一群海盗打劫财物后,被官府追捕。方国珍的仇家乘机告发他通敌,因此,他杀掉了仇家,与其兄长方国璋以及两个弟弟——方国瑛和方国珉逃往海上。在那里,他们聚集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这个队伍通过抢劫船只并阻塞航道来获取利益。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带兵前去征讨,但最终被方国珍俘虏。他利用这个机会迫使朵儿只班向元朝请命,并被授予定海尉的职位。不久之后,他开始正式领导起义,并攻占了温州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方国珍在起义之前,比刘福通和徐寿辉早两年,比郭子兴(后来的朱元璋)早四年开始反抗元朝统治。这意味着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之一,在农民起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