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国学数典论坛的杰出人物
在元代,李孝光(1285~1350)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于世。字季和,出生于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他自幼博学多识,以文词著称于当时。他的一生中,他的文章深受古人影响,不追求流行的时尚,而是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与价值观。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与杨维桢并列被誉为“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向他学习,这使得他的名声日渐扩大。
至正四年(1344),李孝光应邀担任秘书监著作郎,并在至正七年升任秘书监丞。他留下的诗歌作品共有22首,大部分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出处、行藏、人生的看法。例如,在《鹧鸪天》中,“龙门他日文章客,雁荡今朝行地仙”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而在《满江红》中的“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则表达了对世俗荣耀不屑一顾的心态。而“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则揭示了他的爱国忧民之心。
除了诗歌外,他的词也充满真挚的情感,如《念奴娇》描绘了一幅江南暮春农村风物景象,用淳朴自然的手法表现了一种恬淡的心境。而在《水调歌头》的二首送别之作里,他既有慷慨激昂,也掩不住凄凉的情感,这体现出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总体来说,李孝光的文笔直白易懂,但缺乏深度含蓄。在诗歌方面,如《游艮岳》中的:“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这番言辞虽简,却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问题思考。不过,从内容上看,他的一些诗篇如《桐江》、《柳桥渔唱》、《衡门有一士》,确实包含着对于人世间事物的一些批判性思考。今存著作包括11卷的大型集子——《五峰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珍贵文献,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