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宏与裘盛戎共赏京剧之美于自然风光中
沈家宏先生的祖辈中,首位能追溯到的祖先是沈东溪,他是一位抗倭英雄,在平定寇乱后,被百姓尊称为飞火将军。他的子孙继续了冶铸业,开设了名为沈亦昌的冶坊,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自幼登上苏州大舞台表演的沈家宏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与朱希、汪鹤松等人共同参与抗日活动。在乌镇南栅地区,他担任过秘书,并与许多京剧艺术家的交往密切。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他已经成为“程派”戏的一名知名票友。
在上海,沈家宏老先生不仅与程砚秋先生有深厚的友谊,还和其他京剧界的大师如穆铁芬、周长华等人保持着密切关系。他曾经请来周长华教导自己的“世侄”,并请穆铁芬帮助周长华提升技艺。这些都对年轻时期的唐在炘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能够顺利进入京剧界。
作为唐在炘早年的“明”师,沈家宏先生不仅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更是精神上的支持。两人的友情深得唐在炘心中的敬仰,在60年代,当着上海“程派”票友们面前,唐在炘感慨地提到,没有沈家宏,就没有他自己。这份相互扶持和理解,是他们之间特殊关系的象征。
除了与程砚秋及其他京剧大师间的情谊外,沈家宏还拥有众多好朋友,如赵荣琛、王吟秋、高华和顾森佰,他们都是程派艺术爱好者。此外,由于他的虔诚佛教信仰和忠厚之性,他也以严谨态度对待艺术,对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都要精益求精。因此,有人戏称他是“一本‘程腔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