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回国200天探索科研经费打包制记万步炎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向中国孔发起挑战
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小老头”有点不起眼。带着“海牛家族”,他用了30多年时间,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他,就是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30余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刻苦攻关、不懈钻研,解决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将海底钻机装备制造与应用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不断推动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万步炎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向海图强:大洋深处钻下“中国孔”
2021年4月7日,“海牛家族”又一次沸腾了。中国首台“海牛Ⅱ号” 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关键技术完全自主研发、150余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海牛Ⅱ号”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满足了对深邃大洋资源勘探需求。
科学家们曾以拖网和钢结构框从远方拉捞矿石,但这只能捕捉表层资源,而无法准确定位深藏之宝。这是当时我们追寻蓝色星辰梦想时遇到的困境。但后来,一些先进国家开始使用通讯电缆,我们则依赖租用的设备和简单工具,如今一切都变了。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万步炎团队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设计一款能够独立于外界支持而生存,并且能有效执行任务的大型潜水器?他们必须克服无数次失败,每次尝试都是从零开始,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可供借鉴,只有自己的直觉和创造力作为指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艰难险阻。一件重要部件损坏,无奈之下只能暂停操作;更糟糕的是,当他们最终完成修复后,又不得不再次进行长达40小时的紧急维修,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风暴即将到来的危急关头,他们终于做到了这一切,这份成就令人赞叹,它既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也为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坚实基础。
60岁高龄的万步炎仍旧充满活力,他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什么是不可克服的困难。他继续他的旅程,因为他知道还有更多未知领域等待被发现,那里的秘密只有勇敢的心去揭开才能真正了解。
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等待着我们。而今天,我们要感谢那些像万步炎这样的人们,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我们的辉煌,为我们的未来注入力量,让我们一起走向那遥远而美丽的地平线上去探索,不忘初心,以此为荣光永恒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