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联的成立时间反复回响在曹邺的耳畔
曹邺(816~?),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字称邺之,出生于阳朔。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学识和勤奋,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的决心。在流寓长安十年的岁月里,曹邺不断钻研文学和史学,为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中四年(850年),他终于考取进士,并迅速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天平节度使幕府官员。
随后,在咸通初年(860~874年),曹邺转任京城太常博士,不久升迁为祠部郎中,并担任洋州刺史。在吏部郎中的职位上,他以直言敢谏著称。然而,当他辞去官职归隐桂林时,其才华与政治上的不幸相得益彰。
作为晚唐四大家之一,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的曹邺,更是以其卓越的才情闻名遐迩。他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造诣,无论是抒发个人感慨还是讽刺时政,都有着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如《官仓鼠》、《怨诗》(四首之一)等,被后世传颂至今,这些作品通过对官吏滥用权力的尖锐讽刺,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
至今,我们仍然能够阅读到《曹祠部集》的两卷精美篇章,其中包含了他的一生所作所思。这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料,也让我们对于那个时代有了一种更为真切的地理位置。在书写历史人物的事迹时,《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文献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一段辉煌与沉浮交织的人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