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时期名人方国珍(1319年1374年)与自然的对话
方国珍——农民起义军领袖,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以海上贩盐为业的家庭,有五个兄弟一起生活。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管制极其严苛,加之当时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众生活困难。人们纷纷流传着民谣,如“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以及台州的谣谚“洋屿青,出海精”,其中“洋屿”指的是洋屿山,“海精”则是对方国珍的称呼。
在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行劫财物,这让官府派兵追捕他。然而,当时方国珍的一个仇家告发他通匪后,他不得不杀掉仇人,并逃亡到海上与几个兄弟一起聚集了一批同样受苦的人们,他们通过抢劫船只来获取食物,同时也阻塞了海上的交通。此举引起了官府的注意,朵儿只班率军前来征讨,但最终被方国珍俘虏。在押解过程中,被迫请命于元朝,并被授予定海尉职位。不久之后,他领导起义并攻打温州,从而开始了他的农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这场起义比刘福通、徐寿辉等人的先行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的朱元璋)更早四年。